如果你是艺术家-那么你必须要看

《如果你是艺术家-那么你必须要看》

这是一篇迟到的文章。

自我接触油画开始,这些年游历了艺术家聚集地的一些材料商店,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厦门等地,看到了他们为艺术家手工制作的一些材料或者正在贩售的材料后,其实一直有一个疙瘩在心里,但是迟迟没有站出来说明。

我们知道几乎每一所美术院校和艺术家所聚集的地方总会有几家材料商店,他们为艺术家提供很多方便,这个包括提供画材给艺术家以及力所能及的帮艺术家制作一些材料,比如油画框和底子的制作。


去年我在宋庄碰到几个朋友,抱怨他们自己的作品刚画完就出现了问题,他们抱怨自己操作技术可能存在问题,也抱怨使用了廉价的颜料,但是我一看底子,觉得底子问题其实更大,这也就坚定了我码这篇文章并公布的决心。

我怕得罪人,因为我非常能理解双方所存在的问题,卖方材料商无奈加无心,因为需要赚钱,买方无意加不了解,因为制作过程繁琐没有时间

我看到过有艺术家高价买色粉自己做颜料,放了一排各种油,包括橄榄油,菜油。

也听说过有艺术家高价购买颜料久久不能干燥,结果得知可能是芝麻油研磨。

也见过用菜油来代替画到一半用完的调色油。

也听过因急躁暴晒画作,结果久久发粘并且开裂,艺术家无法如期完成订单。

也听过某商家利用自身懂一些材料知识,廉价购买化工原料,然后高价出售给艺术家。

我还听过某藏家高价收购的作品不出半年,毁于一旦,找艺术家理论要赔偿的,相互尴尬


等等。。。。数不胜数的例子,数不胜数的听到的、看到的。

作为我个人,也曾经尝试过和多家店家提出意见并商量改进,

但是第一他们不信任我给予的配方或者工序。(确实,一陌生人说三道四,谢谢他们没当场打死我)

第二他们自身利益作祟,不想改变。所以我只能沦为一个多管闲事之徒。他们看我如看鬼。觉得我这种人可能在连续剧里活不过第二集。

第三有一些良心卖家有心无力,因为不知道科学的制作流程和制作方式,所以也无法做出改变。(因为没有足够普及这些知识)

第四,也是成为以上所有问题的元凶,就是很多材料并不会在短期内出现问题,耐久性和稳定性成了盲区,这也是彼此都无法正确认识到问题的根本。最终画面问题出现了,而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就是大部分艺术家往往会找自己的原因,非这些材料本身的原因。


如果页面内容允许,随后我会把如何识别劣质和优质底子的方式告诉大家。其实油画还是非常容易保存百年以上的,而中国油画很多撑不过20年,值得深思。



注:以下对话内容不针对任何一个人和不针对任何一家材料商,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内有配方

这只是一个缩影。并非我针对某一家店恶意为之。和其他店家聊天的结果其实都是一样,没有直接骂我多管闲事属于比较大气度之人。这里我感谢你们的嘴下留情。


这些事情的结果大家也可想而知,我告诉了正确的配方和制作方式,他们也未必会去改变,那么既然他们不改变,我们作为艺术家这个弱势群体,我们来主动选择,让市场优胜劣汰,最大限度来保证我们艺术家的作品得到更多保障。作为个人我无法改变市场运作模式和市场需求关系,我只是作为个人谈一些我看到和我想到的。



可能有些朋友未必明白里面涉及的一些内容,简单帮大家梳理下对话内容。


简单来说白乳胶(木工胶),vae以及不少这类材料比较廉价,但是他们的属性并不符合艺用,属于工业胶。胶用来渗入纤维,保护纤维不受油画中酸性物质的腐蚀,所以弱碱性或者中性胶比较适宜来制作,而前面提到的这一类胶都属于乙烯类,国内少见进口中性白乳胶。虽然PH值我们无法通过肉眼判断,但是他们在涂抹胶液时普遍的特点就是非常的厚,虽然看过去很均匀,而且有一种油腻感,并且具有极好的弹性,但是乙烯时间久了会发脆,并且弱酸性会腐蚀画布。好看只是昙花一现。我对美好的东西总是警惕。

所以厚涂的胶液的底子,我们排除选择。

如果不是板上绷布,可以看到后背的,我们需要看是否有胶漏到背面,漏到背面的胶过多的排除选择。

布其实不应绷的如鼓一样,而是稍微具有弹性,

所以绷的巨紧或者松垮的画布我们排除选择。

绷布的木料我们最常见的是松木,但是选择松木我们需要看背面木料是否有结巴、断裂,或者是否是老松木(感觉特别沉和气味特别大的一般可能是新木料,它有很大可能性会渗出松脂,粘连画布并腐蚀画布),

所以新木料和有结巴、断裂的木料,我们排选择除。

用手按布面,从框的边缘部分上往下滑下来,如果有明显的波浪起伏感,说明布绷的受力不均匀,这也的排除选择。

经纬线最好能横竖垂直交叉,过度扭曲的布,我们选择排除。

框的棱角问题,木料边缘锋利的给予排除,它可能真的会勒断你的画布,当然可以自己打磨处理。

钉子问题,除了少数专业的艺术家知道钉子最好45度角斜着打,很多画布都是水平钉,斜角钉子咬合的经纬线更多,使布更牢固,受力更均匀。不锈钢钉和铜钉是首选,生锈会腐蚀布或木框条。

判断布的好坏--抽取布的边缘一条布的纤维,最好经纬线各抽取一条(最好没有触碰过胶),通过拉扯来判断,比较难扯断的是尼龙和亚麻,扯断后纤维线头比较直的是亚麻和尼龙,比较容易扯断的并且扯断后纤维卷曲的是棉布。通过烧纤维,烧的过程有黑烟以及刺激性气味的是尼龙或者混纺尼龙的混纺布,如果是亚麻或者尼龙其燃烧过程不会有过多的灰尘,气味也是植物烧焦的气味。

不要相信你的手感,作假的方法太多太多。

绘画用的基底则如若经验不足会更加难以判断一些,(其实我个人觉得,如果是用来创作的作品,这些由艺术家自己制作则会更加保险一些,买个泰伦斯底料用刮刀在成品布上涂抹几遍总不会觉得很麻烦吧?)

因为底子涉及方面会比较多,所以我就讲个较为笼统的共性,以便于判断。

首先底子不能太厚,太厚的底子容易失去弹性。我一般制作底子以能看到经纬线为准。

普通非油性底子最好避免表面非常平整,否则会减弱颜料在底子上的吸附能力。

底子因为针对性比较强,所以在选择底子上,材料成分就变的非常重要,应尽量避免白乳胶之类的乙烯粘合剂。

有一些更全面的内容有机会再发一帖来完善。

最后我想说一些真话:

我非常能体会艺术家在当下所处的一个尴尬位置,首先为了生活,选择不了很好的材料,为了能创作更好的作品,没有时间去了解材料和正确操作的技法,因为当下没有普及的材料和技法知识,而无法获得正确的相关知识等各种原因。最后因为无奈和对画材商的信任,材料选择上交给了他们心目中的权威——画材商人。

画材商人是介于艺术家和材料厂的一个中间人,他们提供艺术家各种材料,但是不是所有画材商真的懂材料,他们的推荐你真的放心么?用艺术家们那一笔一笔画出来的血汗钱去购买不知道用法,不确定性能的“材料毒药”,这真的值得么?

当下艺术家们视野越来越开阔,绘画技力能愈发精湛,但是在一个连藏家都多少懂一些材料的绘画时代里,我们作为艺术家是否多少应该懂一些材料呢?而作为材料商的您是否也应该与时俱进,更多腾出数钱的时间来了解些许知识,推荐合理的材料给艺术家们,让艺术家们能放心地购买您的材料呢?我假想,如果某一天某一位艺术家带着一副价值几万乃至几十万的作品,就明确因为您提供的材料而出了问题来质问您,您如何处置?

材料这东西,你喜欢他还是讨厌他,它就在那里杵着。

道听途说变成一种常态,纸上谈兵变成一种习惯,以讹传讹变以是一种风气,没有人去关注,没有人去计较,这就是当下的材料问题。

                        --刘凯古典油画技法与材料工作室2016年8月30日

                         如有疑问可以--微信:liukai0768


分享 :